-
>
張承志文集(精裝本12卷)
-
>
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搜神記輯校 搜神后記輯校(上下冊)/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
-
>
《讀風臆評》(一函二冊)-木盒
-
>
(精)書人陸離:鈐印簽名題詞毛邊本
-
>
山東散文60年經典
-
>
我是貓
-
>
大家學術經典文庫蘇軾研究
文化演繹中的圖像-中國近現代文學/美術個案解讀
¥30.4¥45.0俄羅斯書簡
¥12.1¥22.0海藻集
¥37.8¥42.0古詩評選-王夫之古近體詩評選三種
¥8.6¥24.020世紀中國兒童文學史
¥21.5¥50.0所有人問所有人
¥22.0¥38.01976-2000年-文學思潮二十五年
¥16.6¥32.0首屆郭沫若散文隨筆獎獲獎作品
¥12.9¥24.880后集體回憶
¥14.2¥29.0英詩賞讀與美感再植
¥16.0¥20.0
《人民文學》十七年:1949-1966 版權信息
- ISBN:9787801708007
- 條形碼:9787801708007 ; 978-7-80170-800-7
- 裝幀:簡裝本
- 版次:第1版
- 冊數:暫無
- 重量:暫無
- 印刷次數:暫無
- 所屬分類:>
《人民文學》十七年:1949-1966 本書特色
作者在十七年的整體語境中把握《人民文學》在那個時期處于文學運動風口浪尖的狀況,不僅呈現出那個時代的運動事件,而且還有那些非凡人物的非凡面目神態。
本書對《人民文學》這塊當代文學活化石進行了宏觀義理和微觀詩體的辨析,從而具備了學術和智慧的雙重愉悅和價值。而某些客觀的“史”的展示,又替中國文學和作家做出了集體懺悔。
《人民文學》十七年:1949-1966 內容簡介
作者在十七年的整體語境中把握《人民文學》在那個時期處于文學運動風口浪尖的狀況,不僅呈現出那個時代的運動事件,而且還有那些非凡人物的非凡面目神態。
本書對《人民文學》這塊當代文學活化石進行了宏觀義理和微觀詩體的辨析,從而具備了學術和智慧的雙重愉悅和價值。而某些客觀的“史”的展示,又替中國文學和作家做出了集體懺悔。
《人民文學》十七年:1949-1966 目錄
一、新中國文藝的方向
《人民文學》的起點
題詞者、主編和登記人
三位一體的主編們
二、期刊群體之間的等級性秩序
新中國的期刊體制鏈
在中央級報刊之間
為地方級期刊樹立標準
三、“象征效應”為核心的傳播發行
剔除商業因素
沈從文的復活
文學新人的突變
第二章 《人民文學》的內部生產機制
一、編輯群體的選擇
主編的六次更迭
編輯的三次大換血
二、編委胡風
一封退稿信
《三十萬言書》中的全盤計劃
身陷八卦陣
《睡了的村莊這樣說》
三、體現規劃要求的組稿與審稿
大規劃與大拼盤
審稿機制的六次微變
四、選擇作家與作家姿態
頭題小說177篇,107人
“指導者”:茅盾和丁玲
“人民的本色”:巴金、冰心、老舍、艾蕪
“問題”作家趙樹理
新堆力量的主流化
第三章 《人民文學》“異端”文學的生成
一、《人民文學》“異端”文學的四條脈絡
《除夕》與寫“真實”
方紀與“人性”書寫
《回答》《望星空》與自省
《羊舍一夕》與風格敘事
二、《我們夫婦之間》引發的爭論
不經意的發表
也牧的創作轉折
小說改編和占據了“市場勢力”
新文學在城市的生存權之爭
三、秦兆陽與“干預文學”的生成
有限度的“思想綱領”
《人民文學改進計劃》的三個文本
不斷搖擺的版面安排
《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》的修改之爭
第四章 “雙百”時期的論壇——“短論”和“創作談”
一、欄目與專題
二、從呼喚“先進”到規范“鳴放”
三、對文學生產機制的整體批評
四、一次文學傳統的回歸
附錄:新時期的《人民文學》
一、王者歸來
二、文學資源分割與權威下降
三、我們的生活、經驗和靈魂
后記
參考書目
《人民文學》十七年:1949-1966 節選
《十七年(1949~1966)》對《人民文學》這塊當代文學活化石進行了宏觀義理和微觀詩體的辨析,從而具備了學術和智慧的雙重愉悅和價值。而某些客觀的“史”的展示,又替中國文學和作家做出了集體懺悔。作者在十七年的整體語境中把握《人民文學》在那個時期處于文學運動風口浪尖的狀況,不僅呈現出那個時代的運動事件,而且還有那些非凡人物的非凡面目神態。
《人民文學》十七年:1949-1966 相關資料
《<人民文學>十七年》在文學的組織、生產、傳播,文學與政治的關系,文學內部的話語競爭等方面,都提供了確切的知識和洞見。研究者通世事、達人情,對人的選擇和行動有同情的理解,他的理論是有溫度的,他的分析有時剝皮見骨,直指人心。
——《人民文學》主編、著名文學評論家 李敬澤
作者在十七年的整體語境中把握《人民文學》在那個時期處于文學運動風口浪尖的狀況,不僅呈現出那個時代的運動事件,而且還有那些非凡人物的非凡面目神態。
——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、著名文學評論家 陳曉明
《<人民文學>十七年》以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文學事件為焦點,爬梳剔抉,窮原竟委,從一個獨特而重要的角度,實現了對于共和國文學的歷史性回顧與學理性反思。
——中國社科學院研究員、著名文學評論家 白燁
本書對《人民文學》這塊當代文學活化石進行了宏觀義理和微觀詩體的辨析,從而具備了學術和智慧的雙重愉悅和價值。而某些客觀的“史”的展示,又替中國文學和作家做出了集體懺悔。
——“布老虎叢書”創始人、《狼圖騰》出版人 安波舜
《人民文學》這艘大船在風口浪尖上航行過十七年,此書對這段航程的描述是客觀的、公允的,也是頗為生動的。
——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主任、著名文學評論家 胡平
-
魏晉南北朝文學史
¥17¥20 -
四大名著人物關系圖
¥2.5¥29.9 -
閑看水滸-字縫里的梁山規則與江湖世界
¥9¥28 -
詩法舉隅-修訂版
¥12¥15 -
那一天,那一月,那一年
¥9.5¥29.8 -
《人民文學》十七年:1949-1966
¥10.6¥28